在发挥党组织功能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9-10
同志们:
教育部于202x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行动落实,是高校加强思想工作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各级组织,尤其是高校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承担起主力军角色,履行思想教育的职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2x年发挥组织功能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旨在深入贯彻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组织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组织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责任与功能
在课程思政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工作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组织一方面要继续组织和保证思想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功能;另一方面,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组织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责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高校负有思想工作的主体责任,必须在的领导下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点,而课程思政是实现工作目标的主渠道,各级组织必须认清教育目标,主动承担教育使命,履行好主体责任,确保目标实现。因此,除了负有主体责任的高校,高校基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也承担着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推动责任,要将顶层设计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落实到具体学科和课程,持续挖掘课程资源、创新教学理念、推广教学方法,以点带面完善推进课程思政体系的构 建。
(二)组织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基本功能。保障。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大局方向。高校组织是实现保障的责任主体,必须组织好广大师生,特别是员教师成为课程思政的中坚力量,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新兴教育理念,需要高校各级组织发挥功能,精心组织,严格落实。价值引领。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将道德规范、立场、思想观念等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渗透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各级组织必须重视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以及课程思政能力,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内涵提升。深化组织内涵建设。发挥组织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有利于创新思政教育理念、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不断深化协同育人,推进高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全覆盖,使各类课堂成为学校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将的建设内化于教学过程之中,深化思想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二、强化认识,准确分析组织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功能发挥的现状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相互补充、各司其职,共同承担和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但目前组织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功能发挥仍有待提升。
(一)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成熟。“现有保障制度中评价、人才、文化、激励等机制尚难以促进与课程思政的良性互动”是目前课程思政建设遇到的困境 。究其因,一是没有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机制。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方不尽相同,存在归口不一、机制不顺等局面。二是已经建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较为松散。虽然由统一领导,但现有的工作机制尚不稳定,特别是全员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三是考核机制还未建立。由于没有明确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故现行条件下无法进行科学评价和效果评估,不利于激发热情、积累经验和长效发展。
(二)工作意识亟须进一步加强。目前有相当部分非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教育意识还比较缺乏,打破“思政是思政课教师的事”的观念仍有较大阻力。课程思政作为新课程理念下对思政教育进行的一次根本性改革,学校组织仍然存在孤立看待的建设与课程思政二者关系的情况。一方面,与组织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时没有让教师们从课程思政本源的角度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们没有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来重视此项工作有关,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培养不足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差异较大。
(三)工作内容需要进一步明确。组织从课程思政建设初期的牵头方,到文件中规定的领导方,其关键作用正逐步显现。但目前课程思政仍然面临责权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如何领导、如何与行政各司其职、如何保障效果等工作内容都需要尽快予以明确,才能使组织在建设过程中既发挥组织优势、思想保障,又能按照课程建设的规律把课程思政建设好。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