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x县认真贯彻上级部署,探索有利于组织管理、流动员发挥作用的工作方式,打造一支过硬、作用突出的流动员队伍。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x县共有x名流动员,绝大多数为流出员(共有x人,占99.7%),平均年龄为x岁左右,83%以上为村(社区)外出务工人员,其余部分为非公企业、自由职业人员、离退休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大部分集中在x附近省市,主要为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目前,已根据流动员分布状况,建立3个驻外流动组织(x县驻北京流动支部、x县驻厦门流动支部、x长三角商会支部)。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深度抓学,激活流动员教育的多元动能
突出属性,开展流动员“六个一”行动,确保流动员“离乡不离”。开展组织找员、员找组织“双找”活动,每年动态更新全县流动员基本信息台账。建立《流动员在外学卡》,由流入地组织对学情况进行打卡记录,增强沟通联络。把握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将乡镇(街道)校阵地变身知识充电站,举办流动员培训、座谈会等x余起。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纪学教育等重点内容,依托全县x个流动员微信群,线上分享交流理论学成果、提供帮扶服务,提高学质量。例如,x县x镇抓好端午节契机,组织x名返乡流动员前往x龚x战役纪念馆开展纪学教育交流研讨和实践活动,让性教育在实践愈发牢固。建立“季推送”“半年互动”机制,依托全县x个流动员微信群,在线上分享交流理论学成果、提供帮扶服务,切实提高学质量。
(二)聚焦广度抓联系,书写流动员双向管理的连心篇章
突出“双向共管”,确保流动员“流动不流失”。印发实施《关于做好流动员组织关系接受工作的提示》,要求流入地组织积极主动接受外来流动员的组织关系,及时将流动员编入的组织。定期联系流动员及流入地组织,与流入地组织实行“信息共享、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双向管理机制,做好“跟踪式”管理服务,常态化与流入地组织沟通了解流动员日常参加学教育、志愿服务情况,将其作为年度民主评议员的重要依据。建立“支部+联系人+流动员”管理模式,全县x余名村(社区)干部以“1+1”或“1+N”的方式,与x余名流动员结对联系。根据流动员在外聚集情况,赴x签订流动员共建共管协议,与x达成意向协议,与流入地组织实行“信息共享、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双向管理机制,做好“跟踪式”管理服务,常态化与流入地组织沟通了解流动员日常参加学教育、志愿服务情况,将其作为年度民主评议员的重要依据。结合开展“进农家、访民情、广交农民朋友”活动,发动镇村干部力量,重点关注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流动员家庭,累计到流动员家庭走访70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x余个。
(三)聚焦温度抓服务,打造流动员发挥作用的贴心平台
做深做实流动员“三服务”行动(服务家乡、服务老乡、服务他乡),彰显流动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流动员经营门类多、商品意识强、获取信息灵等特点和优势,择优筛选x名“家乡推介官”,帮助宣传家乡产业政策、特色农产品x余次,提供意见建议x条,x名流动员返乡创业,x余名农业技能人才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与流入地组织密切配合,在流入地开展“支委出题、员选题”活动,组织流动员发挥特长,认领三类岗位(产业发展岗、技术指导岗、维稳岗)x余个。x余名流动员在流入地创办企业,反哺流入地组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例如,x县x乡流动员x,现任x有限公司董事长、x县在京流动支部,长期为家乡经济和教育发展事业捐资捐物,累计达x余万元。同时,积极介绍家乡青年就业,其所创办的公司近70%的员工来自x农村,多数为x籍。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