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4-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为了解xx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情况,区委宣传部抽调人员组建调查小组走访了各镇、行政村,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文明风尚已现雏形,呈现村容整洁,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但乡风文明建设仍需加强,传统文化土壤仍需浇灌。
一、农村乡风文明现状
xx区总面积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农村人口xx万人。202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x万元,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x元。近年来,xx区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优化文明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全区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中,创建全国文明镇xx个、全国文明村xx个,省级文明村xx个,市级文明村xx个,实现区级文明村全覆盖。
一是村容村貌不断改善。xx区紧密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的建设目标,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xx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部完成,光纤宽带网络全部通村,硬化道路实现“户户通”,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收集率达到xx%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x%,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很大变化,村民着装、饮食、习惯逐步向城市化转变,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文明卫生意识与城市居民越发接近。各自然村绿植环绕,路面整洁,结合“秸秆禁烧”“禁燃禁放”等专项行动,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农村“脏、乱、差”的形象得到扭转。xx镇获得“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称号、xx镇龙景村和xx镇xx村获得省级“和美乡村”称号。
二是文明素质不断进步。随着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行为习惯在不断向好,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不断增多,休闲方式逐渐多样化。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植下,乡村文化建设获得长足发展。xx区整合优势资源,组建百姓宣讲团和基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文艺宣讲进农村活动,村民在家门口也能看到文艺演出。歌跳舞、小戏小曲、健身娱乐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主要方式,村级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运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村BA”篮球联谊赛、“xx‘吃头’周末市集”、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农村更具情感寄托。同时两镇共xx家“农家书”屋面向村民开放,极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媳妇、好婆婆等系列创建活动载体,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进村入户,深得人心。
三是阵地建设更臻完善。xx区加强了镇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区xx个镇xx个自然村实现全覆盖,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部分自然村设立了“好人榜”,建起了“文化墙”或文化长廊,以优美的方式,充分表达了农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同时,部分自然村充分发挥老党员、乡贤作用,以身边人的感人事迹,传播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整合电视、广播、手机、宣传栏、小广场等各种有效的载体,开展宣传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村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村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其应有作用。近年来,xx区修订“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培育文明新风,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小组等群众自治组织,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开展宣传教育,制定行为规范,破除陈规陋习。根据本次调查统计,各村红白理事会发挥了积极宣传引导作用,正确引导婚丧事消费、人情消费,各自然村红白喜事每桌宴请消费不超过xx元,酒席农村价格xx元/桌,城市xx元/桌,烟根据家庭条件不同,档次不一,条件较好的xx元/盒、条件一般的xx元/盒,菜品xx道菜(xx凉、xx热),剩菜全部打包带回;红事在城市和农村办理的各占xx%,白事在农村办理占xx%,城市办理占xx%;彩礼一般在xx万元左右,如xx户中xx%的家庭因家庭条件原因留xx万-xx万元,剩余彩礼返还;xx%的家庭自家拿出部分资金与彩礼共同赠与子女,作为新组建家庭的启动资金;(xx区xx镇西湾村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xx在出嫁姑娘时返还彩礼的故事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女儿xx、女婿xx,两人于20xx年毕业于xx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xx公司工作。201x年两人准备结婚时,没有举行订婚仪式,也没有依靠父母的资助,通过两人自己的努力在xx买了婚房,女婿xxx也按照xx村当地的习俗,给了xxxx万元作为结婚的彩礼。而xx并没有将彩礼全部留下,而是将自己省吃俭用的xx万多元拿出来与女婿的xx万元彩礼钱全部交给了小两口,作为女儿女婿的家庭基金。xx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两人把自己的小家装修一下,让他们两个安心工作,好好地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剩余10%的家庭将彩礼全部返。参照202x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婚丧喜庆事宜中不存在攀比、铺张浪费、“人情债”负担等现象。
二、xx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思想观念较保守,部分村民的陋习仍然存在。由于xx区下辖两镇特殊的地域特征,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快,城乡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村庄老龄化、幼龄化趋势不断加强,部分老年人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在维护环境卫生整治、参与集体活动、举办婚丧嫁娶等仪式时问题尤为明显,农民综合素质提升不够。同时,部分人的文明素质差,不愿意遵守道德规范,婚丧嫁娶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封建习俗沉渣泛起,盖房出殡要选择风水宝地,娶媳嫁女要选择良辰吉日,占领着一部分农村、农民的思想和精神文化领域。
二是部分村集体资金薄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各级财政投入的经费偏少,而且现有的设施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多数村的文化阵地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各镇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其中包括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但仍旧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