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高质量发展“红色动能”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9-06
近年来,x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身在延安学延安,找准弘扬延安精神和加强国企工作的三个切入点,把加强的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践行新时代国企工作路线,坚持“抓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的系统思维,推进双向融合、双向促进,以高质量工作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突出引领作用,促进思想大解放
以延安精神淬炼性修养,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征程中凝心铸魂。
强化引领力。深学细悟,常态化开展史学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清单化。创新“会引领学、理论学中心组研讨学、读书班系统学、融媒体创新学、支部实践学”模式,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坚持理论学与岗位实践相联系、交流研讨和措施制定相结合,组建高质量专班“夯基础”、文化提升专班“聚人心”、监督专班“促落实”,用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强化组织引领力。推动基层“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相结合,组织建设重心下移,基层组织和生产班组融合共建,相近生产区域组织聚合共建,机关和基层组织联合共建,精简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员干部素质提升,注重业务工作和工作能力“双培养”,培育既是业务精英也是员干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工作标准化水平,编制《的基层建设精细化流程管理工作指导手册》,形成了责任清晰、过程规范、目标明确、组织高效的工作体系。
强化文化引领力。在学延安精神和石油精神大庆精神上下功夫,在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中铸丰碑,传承发扬“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好汉坡精神,发挥了“思想红、品牌红、业绩红、阵地红、队伍红”的红色效应。构建“大文化”工作格局,完善“建管用”工作机制,打造了安塞油田首口油井塞一井、好汉坡“延安精神示范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个石油文化阵地组成的“1小时红色石油文化圈”,丰富完善安全生产、洁从业、精细注水等文化理念,凝聚了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合力。
二、树立大抓基层导向,促进能力大提升
以延安精神提升管理实效,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新机遇中守正创新。
提高治理能力。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为目标,建立“知责、履责、考责、问责”机制,落实“3级2类27岗”工作责任清单,推动员干部“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坚持将生产、安全、技术等工作嵌入“星旗支部”创建、员“一带二”活动中,深化政双向融合。开展基层“创新拓展年”活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责任落实、抓制度完善、抓考核评价,设立矛盾化解清单,促进限期销项整改,构建了界面清晰、权责对等、协同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主动性。
提高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四下基层”常态化机制,以项目制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没解决不放过。责任没落实不放过、效果没达到不放过,员带头、群众参与,广泛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计”活动,凝聚集体智慧力量,使发展策略更加贴近基层、符合实际、适应需求。加强督查督办,突出为基层减负、为员解压,把目光锁定在生产经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纠正只检查不指导、只考核不帮助等现象,将计划管理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切入点,将闭环管理作为通报考评的着力点,工作执行力不断增强。
提高防范能力。深化规纪和企业规章制度教育,分层级开展“百人进百站”纪法知识大宣讲活动,引导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控减合规和洁风险,围绕工作的短板、安全生产的弱项定期开展评估,牢固树立大监督“三道防线”,员和群众相互监督,通过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促进责任落实。推进“枫桥经验”和网格化管理落实落地,开展“反内盗”“百日清扫”等专项行动,强化重点区域综合治理,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