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导航

镇党委书记在2024年全区镇级党校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笔杆子素材库 2025-10-27

各位领导、同志们:

镇党委书记在2024年全区镇级党校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今年以来,我镇聚焦抓促乡村振兴,以规范化建设镇级校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建、管、用、育”四位一体办学思路,按照“六有”标准,把镇级校建设成宣传的政策理论的主战场、基层性锻炼的大熔炉和“三农”队伍建设的主阵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聚焦软硬提升,确保“建有质量”。硬件配备强基础。充分整合利用学阵地教学资源、盘活闲置资源,按照“六有”标准建成1个镇级校、3个分教点和4个现场教学基地,配备必要的桌椅、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人员到位强力量。实行校委会领导体制,镇兼任校校长,镇组织委员和1名校骨干教师兼任副校长,镇宣传委员兼任委员,并指定专人负责有关业务工作。依托区级校骨干讲师、县直部门业务骨干组建7个宣讲讲师团,选聘乡镇政干部、优秀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19名为专兼职教师,组建镇级师资库,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强管理。建立镇级校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考核测评制度等。细化培训计划,突出分类培训,定期更新授课内容,有计划组织村“两委”干部、机关事业员、后备干部等进行培训,抓实流动员年度集中教育培训工作和万名员进校培训活动。

二、聚焦组织保障,确保“管有精度”。区级管理强保障。把镇级校开展员教育培训作为镇工作述职重要内容,将镇级校建设经费纳入区级工作经费预算,不断改善基层校办学条件。乡镇推进强落实。按照“符合上级要求、切合基层实际、体现校特点、适应员需求”的原则,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员实行分类施教施训。理论教育和性教育占总课时比例不低于70%,其中性教育课时不少于20%。科学制定学员考勤考核制度,派专人进行全程跟班,将员培训理论学、出勤情况、日常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员的重要依据,助推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村级辅助强实效。大力挖掘优秀先进典型,选树能够经常主动参与村级工作、进行个性化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的员群众作为学用示范标兵,将学教育宣讲开展到村组及生产一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事例和典型,增强远程教育的说服力、引导力和感染力。截至目前,我镇1名农村员被授予省级“优秀员”称号,4名农村员被授予市级“优秀员”“优秀务工作者”称号。

三、聚焦课程多元,确保“用有活力”。用好“理论课堂”强思想。把思想教育作为乡村校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依托学强国、x先锋等线上平台,利用“三会一课”、主题日等线下载体,讲解等政策理论,进一步用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今年以来,开展“万名员进校”4期,培训员563人次。用好“实践课堂”强本领。组织员干部到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接受教育培训,通过现场观摩感悟革命精神,达到学以致用。依托远教平台,定期召开员座谈会,结合农村员的实际需求,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截至目前,开展各类现场教学及农技培训72场。用好“服务课堂”强担当。认真落实员联户机制和志愿服务机制,积极为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员干部带头作用。设立72个员先锋岗、划分264个员责任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先后有400余名农民员深入农村基层治理网格开展服务,率先践行“村规民约”,同时积极组织员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环境卫生整治、防汛抗旱、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

四、聚焦队伍建设,确保“育有亮度”。培育本土师资力量。遵循“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乡村人才“传帮带”作用,利用区级校、农技课堂、乡村振兴大讲堂等多渠道培育镇域内“土专家”,为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我镇先后举办农技培训4场,各类观摩学5次,整合全镇农机、农技、畜牧等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力量34名。加强域外人才招引。充分发挥各县级校自身资源优势,聘请镇域外校教师,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利用远教电教、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和进行远程教育,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自主化、便携化和共享化。今年以来,线上推送中国章程纪、警示教育等100余次。聚焦课程特色研发。加强统筹设计,从培训、师资、课程、教材、案例等方面用力,探索建立员教育培训标准化体系。按照“因地制宜、安全节约、功能整合、一校多用”的原则,根据“课堂+基地”培训要求,充分利用镇域内的红色资源、非遗文化、特色产业、重点项目等教学资源,分类建设性教育、产业技能培训等实训基地。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镇党委书记在2024年全区镇级党校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内容摘要: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我镇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规范化建设镇级党校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建、管、用、育”四位一体办学思路,按照“六有”标准,把镇级党校建设成宣传党的政策理论的主战场、基层党员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和“三农”队伍建设的主阵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

© 笔杆子素材库 m.jdll.cn

友情链接: 华博范文网 妙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