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4-16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既是动员会,也是誓师会。党中央把今年定为纪检监察“三化”建设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反复强调,中央纪委李希书记专门部署,省市县三级层层加压,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必须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用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锻造铁军!咱们县作为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能不能把“三化”建设抓出实效,直接关系到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能不能根治,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根基能不能夯实。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既是交任务,更是压担子。
一、为什么必须抓“三化”建设?这是政治责任、现实需要,更是群众期盼
这几年,咱们县的纪检监察工作有进步,但问题也不少。有的同志办案时“重结果轻程序”,认为“能把人办了就行”,结果案子一查,笔录不规范、证据链不全,被上级退回补证;有的乡镇纪委“熟人社会”里抹不开面子,对村干部优亲厚友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还有的同志对《监察法实施条例》一知半解,问起“四种形态”怎么精准运用,答得磕磕巴巴。这些问题,说到底是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没跟上。今天,咱们必须把“三化”建设的政治账、民心账、发展账算清楚。
(一)政治责任: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去年中央纪委通报的案例中,个别纪检监察干部滥用初核权、泄露案情,甚至搞“灯下黑”,教训极其深刻。开展“三化”建设,就是要用制度把监督执纪的每个环节都“焊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比如,咱们即将推行的“一案三查”机制——查违纪违法问题、查程序合规性、查制度漏洞,就是要把每一本卷宗都办成铁案,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现实需要:这是破解基层监督难题的金钥匙
去年全县……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