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民政府2024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4-20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2x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下半年工作安排,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上半年,全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2.08%。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84.5亿元,同比增长10.3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7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工业投资6.81亿元,同比增长19.55%;服务业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34.11%。实现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回顾上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聚焦提质增效,经济发展向新而行
一是项目建设蹄疾步稳。紧扣全区“项目提速年”,全力抓好“两产两进”,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65.58%。朗雄储能项目设备进场调试,预计8月投产。桃花源智能制造研发中心、澳缘盛、华源新材料项目建成投用。弘升智造科技产业园主体建设完成70%。中信环境、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先后开工建设。精准对接招商资源,累计接待客商30余批次,新签约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8.4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2个。深入挖掘发展潜能,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储备在手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其中金佳芳纶新材料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收储;昂源实业、元臣新材料、双鸣纺织等项目正在办理容缺审批,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
二是产业更新乘势而进。以产业更新增效年为主线,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优提升136亩,400余亩正在积极推进销号。4个老旧工业区启动改造,开工面积达11万㎡,目标完成率183%。启动13家工业上楼项目,计划新增建筑面积41.16万㎡,其中润泽纺织已开工建设,新增建筑面积1.8万㎡。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首块16.19亩地块成功挂牌上市。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政企恳谈会12次。做好“千企升级”企业入库培育,动员121家企业入库,10家企业新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扛把子检测、嘉盛源长、双鸣纺织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富士精工、宏达探伤、普路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是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3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申报江苏省瞪羚企业。着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新增46家,建有率达87%,宝璐纺织申报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3300万元,乡镇暂列第一。持续深耕智改数转网联,4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车间。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联合赛迪、工联院等专业机构,举办化纤织造工业大脑暨工业数据要素登记路演,引导纺织企业接入工业大脑。持续打响“融创吴越才聚x”工作品牌,申报国家级人才3人,区领军人才3人,双招双引项目2个。
二、聚焦民生福祉,城乡品质稳步提升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全力推进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形成初期成果。有序开展详细规划编制,7个村庄单元和4个城镇单元形成中期成果。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初步拟定整治项目清单。华天路西延连接线工程完成路基土方施工,将与苏台高速同步建成通车。拓展绿色公共空间,x社区口袋公园已进场施工,x社区街边公园完成招投标。打造居民共治共享新格局,完成2个动迁安置小区物管会组建和2个“红色议事厅”建设,安装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11处。
二是办好为民实事,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x幼儿园异地新建项目主体封顶,x中学(高中部)建设即将竣工验收,与x实验中学探索公民合作办学新模式。加强教育资源集约整合,原x中学和x小学合并成立九年一贯制x学校。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发放尊老金680万元、困境儿童生活补贴45万元,启动164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九里桥儿童友好村建设。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发放社会救助补助594万元、慈善资金234万元。依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未保站、康复驿站,开展为老服务、教育帮扶、精障康复等各类活动700余场,服务超1.6万人次。
三是深化文旅融合,点亮美好生活场景。坚持文化事业产业“两手抓”,着力推进文化强区“8050”计划实施。文体中心新建项目进入地面三层施工作业。推进全域旅游导览标识体系建设,统筹做好铜罗古镇的文物保护和业态盘活,加快打造非遗展馆、茶饮主题空间等点位,完成项目选址及方案设计。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启动广福村马家浜文化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凯灵箱包、法诗菲服饰成功创建苏州市首批类博物馆。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送戏下乡、森林徒步、科学健身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文体惠民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完成禾风农场改造提升和运营招商,进一步提升林海天池景区基础设施,组织开展梨花国风露营、禾风麦浪艺术周等活动,对接央视纪录片《家乡至味》及综艺节目《五福临门》录制。
三、聚焦兴农富民,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一是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启动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改422亩。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工作,发放涉农补贴共计224.13万元,发放水稻良种2.7万公斤,蚕茧1500.7张。上半年小麦总产229万公斤,完成水稻播种6758亩。有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推动费家浜30亩林改果项目试验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农业主体参加农产品品鉴活动,绿盈大米荣获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金奖,澄源农场“青霞”小番茄荣获江浙沪皖优质小番茄品鉴评优金奖,瑾下浜白玉枇杷、恒昌科技白玉枇杷荣获吴江区地产优质农产品品鉴评优金奖。
二是奋力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5个“五美三优”点位建设。新和村三家浜完成特色康居乡村建设,严慕村东亭西浜、桃花源村士头浜和x村贝家斗正在推进。水家港省级绿美村庄建设工程顺利完工,九里桥村、戴家浜村获评首批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完成105公里农村公路及76座农桥的定期检测评定工作。着力推进澄源村开阳片区、迎春村农村低压供水改造,93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部开工,20个自然村已完工,有力提升农村水环境。
三是聚力发展集体经济。以富村项目为抓手,不断激发村级经济发展动能。澄源码头预计年底竣工投用。x农贸市场、桃英荟商业项目完成供地手续,进一步推动谈家斗农文旅项目落地。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受理村集体资产招租、续租110笔,成交总金额1217万元。持续帮扶村集体劳务合作社发展,累计承接项目28个,合同总金额约1050万元。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转化,“一村一策”制定增收计划,上半年大德村、广福村、陶墩村分别增收98万元、85万元、59万元。
...
第二部分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调空间与促转型两手齐抓,打造产业更新新高地
以产业更新增效年为主线,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全域详细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结合“三优三保”、增减挂钩,全力推进重点地块回购,做好土地空间盘活和资源要素保障。聚焦桃乌路装备制造产业带、富乡高端纺织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功能定位,开展连片产业空间攻坚行动,做好产业和空间规划衔接融合。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做好低效工业用地整优提升、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等工作,推动产业资源高效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大力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统筹推进落后淘汰、绿色转型、产业集聚,引导传统产业技改投入、设备更新、管理创新、工业上楼。加快建设x印染集聚区、富乡高端纺织集聚区、开阳涂层集聚区,打造高标准、高品质产业空间。因地制宜培育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力,锻造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和政企恳谈,着力解决企业所急、所需、所盼。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全面排摸、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好“千企升级”企业入库培育,推动链节企业向链主企业转型、优质产品向优势品牌拓展。
二、强招引与重培育双轮驱动,锻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紧扣全区“项目提速年”的要求,把增资扩产放在更加重要位置,集中力量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挂图作战,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牢固树立“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鲜明导向,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全力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朗雄储能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推进年产2万吨芳纶的金佳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有力推动昂源实业、元臣新材料、海宽华源、科欧技改开工建设,服务保障中信环境技改、弘升智造科技产业园完工投用,以重点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二是持续发力,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成立招商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强化区域交流和资源对接,积极组织开展自主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着力招引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质态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完成2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有效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金佳芳纶、朗雄储能等项目绘制产业链图谱,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
三是创新驱动,不断深化数智赋能。积极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今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快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打造更多企业上云、智能车间、5G工厂的x案例,新增省智能车间2家、五星上云1家。坚持把产业发展的增长点放在抢抓数字经济“关键增量”上,引导本地纺织化纤、电梯企业率先接入工业大脑,促进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提升。
三、补短板与锻长板齐头并进,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
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
一是提升村级经济成色。围绕特色、高效、生态,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智慧牧场、林改果产业基地建设,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业态。加快推进澄源码头、x农贸市场等在手富村项目完工投用,推进桃英荟、新蕾村小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尽早开工。以区惠村公司重组为契机,扩大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飞地抱团发展集体物业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创新劳务合作社发展路径,以“劳务合作社+水乡巧匠库”模式,更好地带动集体和群众增收双赢。
二是擦亮美丽乡村底色。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极推进示范村创建。持续扮靓乡村环境,北宫桥、东亭西浜、士头浜和贝家斗特色康居乡村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量体裁衣打造更多“五美三优”点位。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新建改建防洪挡墙515米,完成澄源村开阳片区和迎春村3个自然村低压供水改造,完成高路、罗南路2.6公里污水管网铺设,73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力争年内全部完工。把握政策窗口期,争取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推进沈庄漾片区开发,用好“一事一议”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三是增添农文旅融合亮色。坚持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加快生态优势转化,深化区域文旅合作,探索向南对接乌镇、向西联动南浔协同发展模式,持续打造“水乡森林田园风光带”和“环沈庄漾休闲农业圈”。稳妥协调推进x森林旅游度假区的资产重组和开发盘活,谋划开展环沈庄漾片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谈家斗农文旅项目尽快落地,营造跨域旅游新生态。
...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