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全要素生产率”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4-20
何为“全要素生产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全部要素的生产率,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来源于经济学中生产率的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产出与投入之比,衡量的是单位投入带来的产出水平。
从投入要素包括的范围看,生产率可以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单要素生产率是全部产出和单一一种投入要素之比,如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全部产出与劳动投入之比。
而全要素生产率则是全部产出和综合要素投入之比,反映的是扣除全部要素投入之后的产出增值。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在所有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等方式所增加的产出。
例如,在某个工厂中,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没有变,但产出增长了5%,这多出来的5%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我国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经典经济学范式中,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三大部分。
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快速增长,即所谓“人口红利”通常是阶段性的,高峰期过后往往不会重复出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