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探索运用“三个三”工作法,多层次、全方位强化党员教育培训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9-06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员教育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员教育培训的新方式与新途径,健全“三项”机制、抓实“三学”模式、打造“三类”课堂,以“三个三”工作法,多层次、全方位强化员教育培训工作,让员教育形式更活更新、质量持续提升、实效不断增强,推动员教育管理质效全面提升。
一、健全“三项”机制,提升员教育“热度”。一是建立基础保障机制。将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用好用活县管费,为开展员教育培训创造基础条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实际,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和点名邀请等方式,从全国优秀员、十佳标兵等人群中广泛征集讲师53人,高水平建立员教育师资库。二是建好制度落实机制。坚持县委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基层组织参与,健全县委和各基层(工委)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研究解决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了解员教育培训情况,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员教育培训良好格局。三是建好责任考核机制。明确各级组织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员教育培训纳入组织抓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作为组织和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落实季度汇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等制度,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传导体系。
二、抓实“三学”模式,强化员教育“精度”。一是导师帮带“助学”。对部分文化程度较低、读写能力较差的员,采取“导师帮带”形式,由支部组织文化程度较高的员实施“1+1”结对“助学”,通过“走田坎”“入书屋”“进合作社”等形式开展帮带学,累计开展辅导学2200余人(次)。二是专人辅导“送学”。对年龄偏大、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员,组建学辅导员队伍154支,采取“资料送到家、教育说到家、辅导搬到家”形式开展上门“送学”,确保老员学“不掉队”。三是线上线下“寄学”。对长期在外的流动员,明确由支部负责,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跟踪督促学,用好员网、学强国APP等信息平台推送重点学资料和红色书目,通过流动员群视频形式交流学成效,确保流动员学教育“不缺位”,累计推送重点学资料6000余次,邮寄学资料1200余套。
三、打造“三类”课堂,拓展员教育“宽度”。一是打造“流动课堂”。针对农村员农忙时间不固定、流动员和两新组织员难集中等实际情况,组建“竹乡先锋”宣讲团,通过拍摄推送理论宣讲视频、走基层宣讲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员性修养。二是打造“实景课堂”。依托川南特委会议会址、余泽鸿故居等本地特色员教育基地,开展实景教学3000余场(次),通过沉浸学、实地感悟,提升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打造“指尖课堂”。始终把理论教育和性教育作为员教育的首要培训内容,借助“我县发布”微信公众号、“掌上我县”APP,打造“竹海云课堂”,推动课学由“面对面”“定时学”向“随身带”“随时学”拓展。截至目前,推送优秀课24期,展播优秀课视频12期,点播学量达52万余人(次)。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