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导航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探索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4-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他同时指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离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还有不少差距。《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对学员培训情况的考核,全面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近年来,xx市委党校紧紧围绕“成效、考核、运用”探索党校培训创新,实施跟踪问效,初步摸索了一些路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践与成效

制度先行,加强顶层设计。201x年6月,xx市委党校组织跟踪问效工作专班,结合干部培训工作实际,对跟踪问效有关制度和方案进行设计,研究出台《关于对主体班次学员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的意见》《主体班次学员跟踪问效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党校主体班次探索实践。为落实上述《意见》和《方案》,围绕跟踪对象选定、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内容择取等方面,尤其是针对党校培训与学员工作成效的实际关联度进行研究设计。202x年6月,xx市委党校出台《关于评选优秀实践学员、先进实践学员的工作意见》,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予以配套完善。

先行先试,初步探索。以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为主体,选择产业转型突出、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民生事业优秀的镇(街)党委书记作为跟踪问效突破口,进行试点探索。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现场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跟踪问效。通过问效,干部学员明确了在党校学习怎么学、党校教师明确了在党校授课怎么教,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问效成果。

延伸基层,重心下移。针对跟踪问效对哪类学员更实用管用的问题,在广泛听取学员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判。考虑到基层乡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更大、作用更直接,市委党校决定在跟踪问效工作积累了一定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以xx市xx区为试点,将学员跟踪问效从市级党校学员培训向县级党校学员培训扩展延伸。201x年12月,xx市委党校印发了《关于推动xx区实施基层党员培训跟踪问效机制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xx区学员跟踪问效工作的实施。xx区将跟踪问效成功引入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职干部培训教育中,激发了干部学员带领群众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通过培训和跟踪问效,有效激发了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

双向问效,教学相长。xx市委党校一方面跟踪问效干部学员,另一方面直面问题,强化党校自身改革,双向发力,全面提升。一是转变教学方式。从201x年开始,xx市委党校以“红绿蓝紫”四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增强党校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实践性。红色现场教学基地以党性教育、党性锤炼等为重点,彰显坚定理想信念的统领性;绿色现场教学基地以生态环保、美丽乡村建设等为重点,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蓝色现场教学基地以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为重点,突出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紫色现场教学基地以民生工程、精准扶贫等为重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红绿蓝紫”四色品牌现场教学基地,xx市委党校加大主体班次现场教学比例,组织学员到全市各县市区典型企业、乡镇、村庄等开展现场教学,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教学培训效果明显改善。二是深化体制改革。为适应学员问效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契机,推动市委党校实施了以“强化主责主业、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全面改革,突出教学科研职能,降低行政后勤比重,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激活了机制。202x年,中央党校《党校(行政学院)工作通讯》专门刊发xx市委党校体制机制改革的经验做法。三是提升内在素质。在跟踪问效过程中,按照学员需求,组织学员评课,“倒逼”教师加强业务学习,调整备课方向,优化课件结构,提高授课水平。围绕“学员满意、学员爱听”这一中心,转方向调结构,减少“文气”,增加“地气”,讲精品课、特色课,确保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实用、更加精准。四是优化校风环境。探索“1+N”结对模式,即市委党校教研室与跟踪问效学员所在单位进行结对,开展双向帮扶互助:党校教师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为结对单位“答疑解惑”,提供理论咨询;结对单位凭借丰富的基层一线实践经验,为党校教师一线调研提供便利。这一措施为党校教师搭建了更加有效的实践平台,教师队伍调研分析能力和研究解决复杂经济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学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实用性显著提升。教研人员眼光下移,教学相长互动,校风环境进一步改善。五是强化初心使命。市委党校始终围绕党校姓党原则,推动跟踪问效落地生根。把党性教育一根红线贯穿于教与学之间,增强党校影响力、凝聚力,使学员产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化学反应,在各单位和基层树立起党校教育的旗帜标杆,使教师、学员初心使命双强化。

考用挂钩,绩效引领。积极争取组织部门参与支持,把问效结果的优劣同干部的考核奖惩及使用挂钩。推动“成效、考核、运用”紧密结合,搭建干部成长“快车道”,让通过跟踪问效发现的优秀干部人才成长进步,树立科学的绩效导向。例如:在农村主职干部跟踪问效实践中,2位村支部书记被推荐表彰为“xx省担当作为好书记”;201x年以来,先后有100余名农村主职干部获得乡镇及以上个人荣誉或带领村集体获得乡镇级以上荣誉。

...

二、存在的问题

教学培训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xx市委党校培训的课程体系,包括党性教育、“四史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市情、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体悟实训等内容。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但课程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相对较少。

理论与实践结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师大多是从国民教育体系走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从事一线工作的社会经验不足,即使有挂职锻炼的机会,时间也比较短,对具体实践工作没有深刻的反思和感悟,导致在党校培训教育过程中,所讲授的课程理论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有的课程虽然增加了一些案例和实例,但由于没有亲身经历和实践,只能以二手资料为基础进行开发,造成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有效调研,导致党校部分课程存在理论空洞、案例老旧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干部培训教育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党校干部培训质量缺乏有效的科学评价和考核。仅仅凭借领导干部在党校培训期间短暂的表现,难以对培训效果和领导干部的收获及进步做出科学评价。同时由于缺乏对党校教学质量的科学考评体系,仅仅凭借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调研问卷方式,让学员对课程讲授情况进行打分评价,很难全面反映真实问题,使得党校培训教育存在的真实问题难以显现,学员的真实培训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党校培训教育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三、经验启示

在“三理”内涵上挖掘“根”和“源”。实践成效是培训成效的试金石。而培训成效转变为实践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运用“三理”服务于实践的阐释能力和学员实操能力。“三理”即道理、学理和哲理。道理是指事物的规律,讲“是什么”,解决“知其然”的问题;学理是事物运行的原理或法则,讲“为什么是”,解决“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哲理是从哲学的高度将事物提炼、归纳、概括为规律性的真理。党校教师只有从根源上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鲜活的理论讲鲜活、管用的理论讲管用,才能指导学员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使其有力地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有效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问题,才能成为“领导干部之师”“执政骨干之师”。学员只有掌握实践成效蕴含的“三理”,才能真正使培训管用有效。

在“合一”问效时突出“精”和“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什么样的理论产生什么样的行动。教师不仅要帮助学员从理论上弄清楚问题的本质,还要帮助学员了解什么理论解决什么问题,培养学员用理论精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跟踪问效着重从党性教育成效、理论提升成效、主体业绩成效和改革创新成效四方面入手,对学员“精”“准”问效。一方面对取得的现有实效分类问效,另一方面建立党校和学员“双向”直通车机制,对未来工作予以谋划和指导。

在“致用”问效时找准“绩”和“效”。学员取得的“绩”和“效”是否是学员的真实努力和真实水平,关系到“致用”问效的真和实。xx市委党校在“致用”问效时建立差异化的分类问效标准,实行差异化问效,根据学员的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职责,从学员的决策、资政、推动和落实四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分别建立不同的差异化的问效标准,客观公平地反映干部的工作实绩。通过分类问效,挖掘学员在具体工作实践“绩”“效”中的地位作用,根据学员作用的发挥情况,对学员的“绩”和“效”进行问效评估,检验学员的致用能力和水平。

...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探索》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他同时指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离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还有不少差距。《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对学员培训情况的考核,全面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

© 笔杆子素材库 m.jdll.cn

友情链接: 华博范文网 妙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