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构建“四创”党建模式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9-06
谈谈构建“四创”模式
要使国企工作焕发新活力,就要创新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和方法,真正创造出工作价值。近年来,我曾提出12个国企理念、12个国企体系、12个国企关系、12个国企模式。本期,就谈谈其中的一个模式,即构建“四创”模式。
创新工作理念,提升站位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国有企业工作要树立三个理念:
一是“深度”理念,即有效延伸从严治“深度”。国企工作发展到现在,解决了层出不穷的问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如今,国企工作不能再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的阶段,最重要的是解决“深度”问题,推动国企工作内涵式发展。要强化引领力度,形成“兴企”共识,明确引领主体责任,推进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纯度”理念,即着力淬炼品牌“纯度”。很多企业都在打造工作品牌,有一定的广度,也确实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但是,品牌“纯度”还远远不够,含金量还有所欠缺。必须立足此次主题教育新要求,深挖品牌创建的现实要素,着力打造立体化格局。
三是“厚度”理念,即持续培植文化“厚度”。坚持“+”企业文化理念,推动理论融合、思想融合、文化融合,创新企业文化体系。坚持标准规范理念,在对标筑基的前提下全面提升目标,实行任务清单精细化管理,务求有责任、有进度、见实效,厚植发展土壤。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执行
机制是流程的基石。当前,国有企业工作要建立三个机制:
一是量化考核机制。围绕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推行“量化评价”,将软指标变成硬指标,构建目标、任务、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考核体系,形成“压实责任—量化考核—追究问责”的考核闭环系统。
二是过程管理机制。推行员积分管理,将员与员比、员与群众比,增强先锋意识和看齐意识。推行问题清单管理,将收集的基层工作存在问题和实际情况纳入清单,逐项整改,督查检查,通报结果。
三是结果运用机制。强化考核“风向标”作用,确立考核评价结果与班子评价、干部任免、薪酬待遇、评先评优等工作挂钩的原则,确保工作接地气、聚人心、出实效、强辐射。
创新工作载体,畅通路径
载体是资源的磁场。当前,国有企业工作要搭建三个载体:
一是新平台。大力推动智慧系统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提升新时代科学化水平。
二是新舞台。拓展员作用发挥载体,推进员突击队、员示范岗等载体建设,推行“+”,划出员责任区,引导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让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唱主角。
三是新展台。探索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技能、比、比业绩,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三亮三比三评”活动的新内涵,拓展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的新路径,开拓组织和员荣誉授予、成果展示、课题发表的新渠道。
创新工作方法,彰显价值
方法是管理的要素。当前,国有企业工作要运用三个方法:
一是打好教育管理“三张牌”。即“学组合”牌,突出员教育的思想性、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宣传矩阵”牌,全方位做好企业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果宣传和典型宣传;“政监督”牌,探索“日常监督+专项督查”的长效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二是打出建强组织“组合拳”。即健全基本组织,将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业务链条上;建强基本队伍,落实管干部、管人才,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基本制度,实现工作入章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力成事,切实使强起来。
三是铸就联建“共同体”。即以共建促,以联建促交流,实现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具体工作中,做到组织建设互促、员干部互动、载体互用、结对帮扶互助,持续推动联建长效化、活动多元化、服务优质化。(《当代电力文化》杂志主编 曾鸿钧)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