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情况汇报
笔杆子素材库
2025-09-06
的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基层组织建设作出的定位和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把打造品牌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机关质量、创建模范机关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工程,坚持系统化布局、分类化施策、立体化推进,抓基层打基础,创特色树品牌,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品牌示范点,形成了“以点连线、连线成片、辐射带动”的品牌引领效应,持续推动机关多点破题、全面起势,有力推动了机关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绘好一张蓝图,确保品牌建设创有方向
深刻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全面布局扎实推进品牌建设,是创造性地落实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机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
(一)把准要求,做到品牌创建有层次。市直机关工委切实加强创牌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印发《市直机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品牌建设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细化“有名称、有内涵、有阵地、有措施、有成效”的“五有”指标要素,把品牌创建标准立起来落下去。充分把握品牌培树的阶段性特点,从“创”和“建”两个维度,设置铺路、引路、拓路“分步走”实施路径。广泛发动、梯次推进,整体与具体相统筹,着力打造“机关+支部”的“1+N”品牌链,推动品牌矩阵从“0”到“1”到“N”。如办公室打造机关“三维比对、精准争创、走在前列”总品牌+“开展学讲比 提升三服务”“五心同创、高效服务”“机密兰台”等支部子品牌的品牌梯队,构建形成“系统有示范、支部出亮点”的品牌建设格局。
(二)围绕中心,做到品牌理念有站位。强调“品牌来源于业务工作,又引领业务工作”,引导基层组织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抓好促发展”理念,聚焦和省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立足自身实际精准谋划,着力找准品牌创建与部门业务工作的契合点和支撑点,使品牌创建真正围绕中心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如市城管局通过打造“支部在路段 员在网格”品牌,创新社会基层治理机制,构建的“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受到了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农科院打造“农科先锋 情系三农”品牌,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县区行”活动,选派4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龙头企业4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200余个,培训种粮大户等6000人次。
(三)突出多元,做到品牌内涵有特色。注重分型分类培育,指导基层组织深入挖掘品牌内涵,把系统文化和职能特点融入品牌变为特色,总结提炼形成概括精准、形象贴切、语言精练的品牌名称。培育宣传部“‘典’亮视野”、市文明办“邻里集市”等创新型品牌,市发改委“价格服务进社区 和谐共建解民忧”、市医保局“领航 医保为民”、市税务局“宿税速办”等服务型品牌,市审计局“旗红审计兴”、市水利局“水清岸绿旗红”、市司法局“法润xx”、市公安局“旗帜领航 平安先锋”等融合型品牌。
二、建立一套机制,保障品牌建设创有抓手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责任机制、培育机制、管理机制相辅相成的长效化机制,实现渐进和持续的有机统一。
(一)压实责任机制,变“软任务”为“硬指标”。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推动基层组织始终把品牌建设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组织建设的十六条意见》《市直机关的建设工作责任清单》等,健全“三融入三落实”机制,将品牌建设融入机关考核重要指标,融入市直各单位组()抓基层述职评议重要内容,融入务干部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层层落实领导责任、督导责任、创建责任,着力构建“市直机关工委宏观指导——组()具体领导——机关推进实施——支部自主培育——员广泛参与”的一条线责任机制,既是创牌工作参与者,又是创牌工作责任方,从而实现创建主体层面的有机衔接和次级联动,形成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培育机制,变“单点抓”为“多触角”。从四个维度立体推进品牌建设——队伍共育互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务干部跟班锻炼机制,分批抽调市直单位务工作人员到市直机关工委学交流,提升务实操技能,锻造品牌建设的主力军。资源共享互补。评选命名市城管局等10家性、实践性、引领性较突出的单位为支部主题日教育基地,进一步串联阵地资源。活动共创互促。出台《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建设“模范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将品牌建设与模范机关建设一体推进,开展联动培训。载体共通互融。把品牌建设作为员“比学赶超”的实践平台,创设员突击队、员先锋岗、员责任区,广泛动员市直机关9520名员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实践活动,在具体实践中提升品牌实效。
(三)建立管理机制,变“独奋战”为“同作战”。构建品牌策划、指导、申报、验收四层把控的闭环管理机制,市直机关工委牵头抓总成立定向指导小组,对品牌培育孵化全过程实行深度参与、跟踪指导和动态管控,构建上下联动、常态互动、示范带动的工作体系。依托工作联系点制度搭建指导架构,工委5位班子成员分片指导75家市直机关直属组织,市直机关350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395个基层支部,形成以点带面、抓点促面的创建合力,及时帮助解决一些单位创牌思路不清晰、创牌内涵不深、与业务结合不紧等432个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组建一个链条,推动品牌建设创有成效
打造机关品牌作为机关特色的有形彰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是评判机关质量成效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实现工作从零散到系统、从特点到特色的转变,提升了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以“样板工程”创先推动品牌建设创优。建立常态化亮晒比拼、赛马激励机制,坚持“特色+实效+控量”原则,邀请省直机关工委等机关领域专家组建评审组,每年评选市直机关十大优秀品牌并举办观摩展示会,以评带创、以学促进,既打造一个争先创优的红色擂台,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学平台,充分发挥“拳头品牌”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影响力,有力推动品牌建设质量的系统提升。202x年来共有176个市直机关基层组织申报品牌,共授牌表彰22家市直机关优秀品牌,下拨80万元费强化典型激励。同时在市直机关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设专栏加强宣传推介,树起了“建与不建不一样、建好建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推动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二)以品牌建设创优推动工作创新。大力引导支部在品牌建设中聚焦员教育管理、业务融合等痛点难点积极探索,将成熟经验转化为创新机制。市气象局打造“气象卫士 护航城市”品牌,建立员先锋指数积分量化管理制度,印发员积分手册,提升员教育管理精细化水平。宣传部精心打造“好文分享”品牌,积极探索新时代支部组织生活的新路径,着力创新员教育载体。市检察院打造建成总面积210m2,集史展览、学研究和沙龙活动为一体,可看、可学、可用研中心,推出“精·心塑检”“心护雏”“剑守正义”等一批品牌,经验做法先后入围全国第六届基层创新典型案例展示、安徽省检察机关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多次获人民网、学强国等平台报道。
(三)以工作创新推动服务发展创效。将支部品牌建设融入中心,持续发挥“+”的拓展整合功能,提升“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暖民心”行动,推动改进,突出创新引领,聚力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使之成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重要平台。市服务管理局依托12345热线打造“宿事速办”品牌,开展“服务我先行 窗口旗红”行动,“宿事速办”平台平均办结率、综合满意度均超99%,市获评202x年度全国热线服务质量A级城市。市文明办打造“邻里集市”品牌,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为群众办实事9000余件次。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打造“树绿家园花开我家”品牌,义务铺设草坪3000余平方,解决企业难题100多个,“园林服务超市”被命名202x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前三季度,我市5个品牌荣获全省百个“一支部一品牌”工作典型案例,这是市直机关品牌创建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进一步推动我们围绕品牌建设且思且行、且悟且进。下一步,市直机关工委将持续探索完善品牌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机制,以品牌促规范、以规范显示范、以示范带全局,推动机关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真正把品牌建设成为助推现代化新城市建设的有力引擎,把基层支部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